站内搜索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摘要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摘要
[ 作者:     转贴自: 学报哲社版     点击数: 398     更新时间: 2011-03-04     文章录入: 廖哲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摘要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办八十周年特辑]
 
20世纪20年代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杨国桢
摘 要:1926年设立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是复兴国学春雷初动时的一次重要的实践。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虽在实际操作中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样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延续,但其根本动力源于陈嘉庚的办学理念,是厦门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在国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上所进行的尝试,有过自己的贡献,在中国学术传承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学科建设;国学研究
 
国学与西学:中西古典学的人文价值反思
李咏吟
摘要: 国学与西学的思想资源都在各自的古典学,但中西古典学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古典学重视小学传统与文献学传统,相对轻视了人文思想的阐扬与发掘。西方古典学以语言学为基础,非常注重希腊罗马人文思想的发掘与理解。中国古典学的转向与弘扬,应致力于以语言学为基础,去发掘先秦思想传统中人道精神的内在价值。构建文明的人文精神,应成为中国古典学解释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 古典学 人道思想 人文价值
 
 
国学院体制与现代中国学术的知识构成
——现代学术的知识范型研究之一
贺昌盛
摘 要:中国现代学术的整体转型,首先应当归因于中国传统学术内部知识系统的一系列范畴性的转变,以及以西方知识体系为参照对象的对于知识本身的全面整合。现以“国学院”的体制形态为基本考察对象,分析它在中国现代学术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知识导向功能,从而揭示现代中国学术在知识构成上的变化及其潜在的原因。
关键词:国学院;学术;知识
 
 
[前沿课题研究与述评]
 
试谈生态美学的困境与前景
赵 奎 英
摘要: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不确定性、“拟人论”思维的运用和生态学本身的一些浪漫特征,使得以“反人类中心主义”为逻辑起点的生态美学时常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困境。同时,由于“生态中心论”和极端“生态整体主义”本身的一些局限,也使得建基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生态美学,面临忽视人的存在特性的极端“自然主义”的危险。要突破这种困境,生态美学研究的前景在于,对人文科学的方法和性质进行重新认识,对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和哲学依据进行反思和重构,把生态视野与存在本体、狭义生态与广义生态、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结合起来,这也许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
关键字: 生态美学   前景 困境   拟人论
 
                    从思想启蒙到文化复兴
                       —— 20年来“五四”阐释的宏观考察
                       洪峻峰
摘 要:新时期前期我国学术思想界对“五四”的阐释,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形成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和“反传统”三种基本的诠释模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五四”的复杂面相。90年代的新一轮的“五四”反思,出现了“重申”、“重估”和“重释”等不同倾向,再次形成“五四”阐释的多元化格局,并带来研究内容的扩展,五四后期的整理国故重新得到肯定,一些守旧的学术人物进入研究的视野。随着学术文化思潮的变迁,“五四”阐释的主导话语,已从80年代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新世纪的“文化复兴”。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文化复兴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杨春时
摘要: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这是应该加以补正的。
关键词:主体间性 审美理解 审美同情
 
                   论孔子伦理理性的宗教意蕴
                    ——兼评孔子思想的理性与宗教性的矛盾说
                  徐朝旭
摘 要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孔子思想中存在着理性与宗教性矛盾,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孔子思想的伦理理性和宗教性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孔子把天看成是道德客观性、普遍性的基础,力图通过对天的敬畏情感来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意识;他认为仁德践行是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孔子对周时期的鬼神信仰文化做进一步的理性改良,注重发挥祭祀鬼神活动中道德教化和陶冶人的道德情感的作用。作为时代的核心人物,孔子在使原始宗教理性化、伦理化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以往似乎没有充分认识到。
关键词:孔子;伦理理性;宗教性  
 
                        《临济录》与黄檗宗旨
                          刘泽亮
摘 要《传心法要》在诠证心体上独步古今,《临济录》在呈示机用上堪为宗师。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是临济宗的共同创立者。《临济录》的基本精神是黄檗宗旨。临济施设与黄檗宗旨是用与体的血肉关系。执皮肉而失其骨髓,死在临济句下,临济宗徒剩躯壳,是杀临济而非活临济;由皮肉而达神髓,由骨髓而有皮肉之用,不拘滞泥执于成句,才是活临济,才是临济思想影响不断拓展的奥秘所在。临济对黄檗希运禅法及后世对临济禅的创造性诠释,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黄檗;临济;禅
 
程颐境界哲学的理性之维
                      ——兼论二程境界的不同取向
付长珍
摘 要: 程颐与程颢虽然同为理学奠基人,但代表着不同的境界取向。与程颢提倡直觉主义、偏重即本体即工夫的体悟不同,程颐重视形上形下的区分、性情理欲的辨析以及心对性的认知,偏重于形而下的细密工夫,突出严格的日常规范践履,呈现出谨严、敬重、刻板的理性主义特征。程颐的敬畏境界所凸显的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境界,他将现实的伦理规范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赋予其绝对、必然的意义。
    关键词: 程颐;程颢;境界;理性主义
 
 
[南洋研究]
 
论东南亚华人的可商议身份及其国际关系
迈克尔·雅各布森
摘 要:华人在性质上不同于中国人,因为构成其身份的各个成分,可以和他们各自所在国的非华人社会进行商议,从而使这种身份具有独特性和地方性,而不是跨国性。这种关于华人身份的观点,对如何看待东南亚的华人移民社群具有重大的影响。一般说来,移民社群具有一种由移民、所在国、祖国三个部分组成的三角结构。由于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身份具有可商议的特性,移民观念中的祖国部分就变得多余了。而“落地生根的四海为家者”的概念既考虑到其地方性,同时也考虑到其跨国性,因此更具解释功能。
关键词:东南亚华人; “无中心”的(decentred)移民社群; 落地生根; 四海为家; 可商议的身份
 
对晚清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反思
                                                                                    庄国土
摘 要:近代国家外交护侨的主要措施是建立领事馆。随着晚清朝野对华侨认识的逐渐转变,保护和利用华侨,成为清朝华侨政策的主要内容。南洋为中国周边地区,具重要战略地位,还是华侨聚居之地,应当是清朝设领的重点地区。但由于朝廷对设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动不力,且外交人才缺乏、驻外使节布局失误和外交事权分散,因此屡误设领时机,导致在晚清时期中国所有的45个领事馆中,仅在南洋地区设立七个领事馆。
关键词:南洋; 清朝; 领事馆 ;华侨
 
论和谐社会理论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承接
郑小敏,陈墀成
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邓小平关于实现共同富裕起点的科学判断,关于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关于防止两极分化的思考,为我国挣脱平均主义枷锁、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想继承、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赋予共同富裕丰富的社会特征,赋予发展更丰富的内涵,赋予共同富裕以直接的现实性,推进了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未竟事业。
关键词:和谐社会;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
 
授益行政行为的生存背景解析
孙丽岩
摘 要:授益行政行为作为对行政管理相对方有利的行为,应当得到推崇而逐渐演变为行政管理手段的主旋律,成为新形势下我们探寻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一个平台。从客观背景来看,市场经济的自由和秩序要求催生了政府以法定授益的形式固定市场主体、稳定市场秩序;权力的来源与回归揭示了政府以授益形式服务大众的本源;权利本位的自然需求决定了个体利益为民众向政府索取的天然理由;服务行政的理念更加彰显政府授益于民的内在出发点。
关键词:授益行政行为;生存背景;法治
 
适宜技术、技术升级与经济增长
黄梅波, 陈同辉
摘 要: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或对新技术的采用,以获得经济的长期增长。要使经济增长遵循最优路径,一般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是否适合该采用国的要素禀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水平是否随着采用国要素禀赋的演进而不断的升级。拉美和东亚国家在相同经济基础下经过30多年发展后的不同经济绩效,很好地证明了适宜技术和技术升级对最优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而言,其经济的后续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通过自主创新这一途径的对原有适宜技术的动态升级。
关键词:适宜技术;经济增长;技术升级
 
不等群下的整群抽样问题研究
陈仁恩,卢宗辉
摘 要: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群大小不等是常见的现象。在群大小不等条件下进行整群抽样最主要的问题是样本群大小的随机变动。样本群大小的随机变动会给抽样调查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要提高整群抽样估计的准确度,就必须控制样本群大小的变动。在群大小不等条件下,简单随机抽样无偏估计方法是不可取的,应尽可能地采用麦多方法、PPS方法或简单随机抽样比率估计方法,以提高整群抽样效率。另外,改进总体推估方式也是提高整群抽样效率的简便方法,应值得高度重视。
关键词:整群抽样;抽样效率;麦多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研究
——基于EVA的实证研究
郑 鸣,林潘颖
摘 要:价值创造能力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集中反映,而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又与其资本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完善密不可分。EVA方法是由剩余价值理论发展起来的,强调通过业务发展、成本节约、奉贤控制和资本保全的有机统一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将EVA方法引入商业银行创造能力的研究,可对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实证研究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股权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和市场结构,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最终可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价值创造能力;EVA方法
 
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实证分析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踪家峰,曹敏
摘要:专业化与地理集中的理论研究主要来源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利用专业化与地理集中指数可以衡量其地方的专业化和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天津、河北地区之间专业化指数逐年上升,而北京、天津两地的专业化指数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制造业在1993-2004年间20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地理集中指数呈现大幅度上升,5个行业的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可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地区分工及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化;地理集中;京津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