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摘要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摘要
[ 作者:     转贴自: 学报哲社版     点击数: 233     更新时间: 2011-03-04     文章录入: 廖哲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摘要
 
 
[前沿课题研究与述评]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现象学对话的现实性分析
江 怡
 
摘 要: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对话,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而且是发生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历史现实。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弗雷格与胡塞尔、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对话,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各自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典型意义。这种对话不仅表明他们的思想形成具有历史的一致性,而且表明他们的思想在逻辑上也是相当一致的。通过对西方哲学家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揭示这两种哲学传统的共同思想根源,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思想联系,从而寻得二者之间开始交流乃至融合的逻辑原因。
 
 
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陈炳辉
 
摘 要后马克思主义是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出现的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后马克思主义渊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但主张超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它强烈地批判现代资本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共同点,存在一定的连续性。但是,后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有着解构马克思主义的趋向,从而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加远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研究综述
李常青,王毅辉
 
摘 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作为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对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MD&A的披露质量,既是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完善MD&A披露制度首先要了解的问题。对监管部门来说,他们关注的重点是MD&A是否达到披露的充分性。对于学术界而言,随着MD&A不断成熟完善,研究的重点也逐渐从“量”转变到“质”。为了使我国MD&A制度更加成熟完善,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日渐显示出其必要性。学术界急需对我国MD&A展开理论研究,为今后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及其发展趋势
王元骧
 
摘 要 20世纪中国美学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可以5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50年代之前,研究者并非把美学当作一门纯粹的科学,侧重于美学研究应在改造社会人生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五六十年代之交的美学问题大讨论,使美学研究再度引起学界的关注,形成一股热潮,并逐渐走向学理上的探讨和理论上的建设。当时,实践美学解决了美这一根本性质问题。反思20世纪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美学与现实人生分离的“艺术哲学”的倾向,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把审美、艺术、人生三者统一起来进行研究,这是中西美学思想史的全部内容,以及20世纪美学研究发展过程所昭示的真理,它也预示着中国美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文学以文字为准”
——中国古代的文学特征论
祁志祥
 
摘 要中国古代的“文学”,是一个广义的泛文学概念,它包括美文学和学术文章在内的一切文字著作。“文”的本义是“错画”、纹理,汉字都符合“错画”、纹理的特征,因而汉文字著作都可称“文”。正如清人章炳麟所概括:“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彰为准。”即衡量“文学”的特征是“文字”,而不是“彣彰”——“文采”或“美”。与此相对照,西方“文学”更多地是指以“美”为特征的文字著作,或以“艺术”为特征的语言文字作品。这种“美”的“艺术”特征,或指“形象”,或指“情感”,或指“形式”,或指“虚构”。中国古代文论诚然不乏对文学样式的“形象”、“情感”、“形式”、“虚构”等属性的分析,但从未把它们作为一般文学作品的必备特征来强调。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民族精神
林娟娟
 
摘 要季语是俳句的灵魂。日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使日本民族在生活中化育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蕴藏着该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徘句中的季语即蕴含着这种日本民众与自然共融互动的民族情感,它深刻地传达了日本民族精神中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季语式的自然的人生观。
 
民初国音的回顾与反思
叶宝奎  
 
摘 要:读音统一会的宗旨在于统一字音。民初国音(老国音)与清初《音韵阐微》音系有着明显的历史渊源关系。它与清末官话音系十分相近,而与北京音区别显著。老国音实是明清官话音的尾声。五四之后促成北京音取代老国音的重要条件是: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确立北京音为现代汉语标准音是国语统一运动的必然结果。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实证研究:1980-2006
魏巍贤 李丕东
 
摘 要:采用Hisao的最优解释变量选择程序,来筛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决定因素,估计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并测算1980年到2006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状况。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币值在1983年到1985年期间被严重高估,高估幅度在20%左右,1997年到1998年的高估幅度在10%。1987年到1994年人民币币值被持续低估。2003年到2005年人民币币值接近均衡水平,2006年有高估趋势,高估幅度在5%左右,但仍处于10%的警戒线以内。
 
 
物权变动模式的经济分析
谢瑞平
 
摘 要物权变动的实质是权利的交易,物权公示对提高交易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往往又不利于便捷交易。公示是否应该成为物权变动的构成要件,关键取决于公示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即对交易安全与交易便捷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以及对公示外部性的考察。从立法的社会收益最大化的出发,不动产、动产、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几种主要物权各自的经济社会属性,决定了各自最佳的物权变动模式。
 
 
[科举学研究]
科举研究与高考改革
刘海峰
 
摘 要: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古代科举在追求考试公平的同时兼顾区域公平的历史传统,影响了近代以来的高校区域布局和目前高考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的实行。在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借鉴科举考试的某些防弊措施与考试管理方法,加强考试立法。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科举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
——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郑若玲
 
摘 要通过对《清代朱卷集成》七千多名举子的家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清代,尽管获得科举功名者大多数出身于较高社会阶层,而出身于上五代均无功名家庭的举子要实现向上流动相当艰难,但一定比例的“布衣”借着科举得以升迁的事实,说明他们仍有一个较为公平的上升渠道。姻亲和母系家族对于举子提升社会阶层几无助力。居住城市的举子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要比乡居举子大得多,但家世在实现社会流动的过程中起着远比居住地更为重要的作用。
 
宾兴研究与科举学
毛晓阳
 
摘 要:“宾兴研究”是科举学的新兴研究门类。从科举起源来说,宾兴曾是广义科举制最早的源头;从科举典礼来说,宾兴礼的出现使科举典礼系统与科举制度分级相互呼应;从科举经费来说,宾兴既是政府财政性科举经费的统称,也是民间捐资助考经费的统称;从科举社会研究来说,宾兴作为古代教育第三部门,为研究者从社会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角度对科举社会进行剖析,提供了极佳的个案。
 
在理学与心学之间徘徊
——浅析陈淳心性论思想的一大特征
傅小凡
 
摘 要:陈淳是朱子闽学南传的第一人。他从人的本性的角度,辨析了“性”、“命”、“道”、“理”等范畴,回答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他把心中之“理”解释为心的主宰,将“未发”理解为动机,并从天性中寻找道德自觉的依据,这些均继承了理学的传统观点。他将理既释为心的依据,又解释为心对道理的把握,这一矛盾则表现出他在理学与心学之间的徘徊。陈淳论证了情的合理性和普遍性,将情与天地阴阳之神联系起来,使得情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这种观点则接近心学。
 
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
李志茗
 
摘 要:晚清幕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的时候出现的。它经历过从确立到发展的变化过程,逐渐完善了其制度特征,并深刻影响了晚清政局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晚清幕府造就人才、振兴文教、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客观地促成清王朝的灭亡,应该说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晚清幕府的特定性质,也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中国近代的垄断与“规制”
——以福建批信局与国营邮局关系为例
焦建华
 
摘 要:近代福建侨批业状况比较特殊,形成了国营邮局垄断、私营批信局竞争这样的可竞争市场。1928—1949年,福建批信局与国营邮局在进入壁垒、具体业务和走私方面都存在冲突,虽然国营邮局占绝对优势,但福建批信局借助公会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对其有相当的“规制”。因此,可竞争市场理论具有一定可行性,将它引入民间团体和消费者之中,所形成的社会力量也是“规制”垄断企业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此弥补仅从政府层面规制垄断企业的不足。
 
 
《元丰九域志》户口、铸钱监和盐产地资料年代考
徐东升
 
摘 要:《元丰九域志》政区基本上为元丰八年之制,说明其于元丰三年成书后,又经修定。但其户口、铸钱监的年代均为元丰二年,盐产地的年代则为元丰元年或二年,和政区的年代不同,应是初成书时的原貌。
 
 
青年白领的家庭角色与工作价值取向关系分析
唐美玲
 
摘 要:对青年白领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青年白领的工作价值取向对家庭角色的建立,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家庭角色的变化,促进了青年白领对工作外在价值取向的要求,降低了其内在价值取向的要求。从性别视角来看,青年白领女性和男性在家庭角色与工作价值取向的关系中,并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
 
 
真实与想象的认知:城市空间原型理论建构
杨 哲
 
摘 要城市空间恒常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涉及到城市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各个层次,它动态地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等方面的特质。城市空间外在地表现为物质形态的空间生产,内在地体现着城市结构的特征与逻辑,它以多种方式展现着人们对于美好城市的向往。因此,城市空间是由事实城市、想象城市、认知城市三个方面的原型共同构成。作为本体论基础和认识论框架,这个综合原型可以应用于对城市空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的相对完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