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 作者:     转贴自: 学报哲社版     点击数: 396     更新时间: 2018-10-24     文章录入: 廖哲平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陈兴德
(厦门大学 考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乌托邦”代表了人类一种固有的心理倾向,它源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更体现了人们超越自我、止于至善的追求。同样,一部科举考试史也可以被看作一场关于选官任能的“乌托邦”试验史。自唐代以来,为了达致“公平选才”的社会理想,围绕着“经义、诗赋、策论三者孰优孰劣”,科举制度既遭遇激烈的思想交锋,更经历了实践上的摇摆与反复。“科举乌托邦”启迪我们,正如需要在“乌托邦精神”与“乌托邦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一样,考试制度常常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冲突、妥协的结果。科举虽有诸多弊端,算不上是“最好”的选择,但却避免了“最坏”的结果。借由科举史上相关史实,可发现科举制度、科举评价中的“次劣原则”彰显了古人在此问题上的制度理性与现实关怀。

关键词:科举;乌托邦;次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