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论中国话剧的三种主体接受及其场域关系          
论中国话剧的三种主体接受及其场域关系
[ 作者:     转贴自: 学报哲社版     点击数: 10     更新时间: 2022-09-28     文章录入: 廖哲平

 

论中国话剧的三种主体接受及其场域关系

——以百年话剧史为研究视野



陈  军

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文学系


摘要:以百年中国话剧史为视野,中国话剧的三种接受主体——官方接受、专家接受和大众接受,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成特点、接受方式、功能作用和变迁轨迹。官方接受的产生与戏剧的意识形态性质及功能有关,要求戏剧以载道为目的,为现实政治服务,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约,对文艺的影响是直接的、显性的;专家接受主要指艺术工作者从专业背景出发对戏剧创作/演出进行阐释、论析和评价,其注重个人体验的理解和表达,学理性强,接受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大众接受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其注重技艺层面的视听享受和感官刺激,接受层次相对低俗,但同时代表着广大观众群体的声音和诉求,直接关乎戏剧的社会效果。三种接受主体存在交织、分化和博弈的场域关系,不同接受主体所起的影响和功效有别,但都或隐或显地作用于话剧艺术实践和发展。在话剧百年历史进程中对三种接受主体各自特点及其关系的探寻,有助于为今后话剧生态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国话剧史;官方接受;专家接受;大众接受;场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