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美学已经历20多年理论建构,理应对其进行学术史反思。这一学术力量以反现代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出场,关注与人存在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生态的审美问题。环境美学延续了实践美学“自然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统一的主体性实践论,并将审美的精神自由维度在逻辑上独立出来。生态存在论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根基,糅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哲学、中国古典天人关系于一身,试图从存在的生态关系性来解释人的感性问题。生态实在论与生态存在论共同倡导中国化的生态美学——生生美学,前者侧重审美方式建构,后者侧重感性存在解释。生态实在论隐含的内在逻辑是道心体哲学,这一由古典“心象”论演化出的“治心”之学在生态美学阶段构成吸纳康德“审美判断力”学说以及分析美学“语境论”的逻辑基石。以实践、存在、道心为理论锚点的中国生态环境美学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天、人如何具有感性沟通的可能。
关键词
环境美学;生态美学;自然人化;存在现象学;道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