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2022年12月22日,厦门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期刊专题研讨会,深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阐释贡献厦大智慧和厦大方案。本次专题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和厦门大学文科期刊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高校的百余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任何丽新教授主持研讨会。首先,她代表主办单位对与会的专家学者、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实践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教授作题为《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报告。他指出,现代化的催化剂和推动力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迈进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和量子化时代,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新场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强化科技和创新战略支撑。他强调,科学技术并非价值中立,其自身发展及其社会功能发挥受价值与制度的制约;任何技术革命及产业转型只能在与社会变革、政治变革和管理变革的互动与合作中发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价值取向和制度基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台湾角色与选择》的报告。他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对台工作必须深刻认识推进祖国统一与全面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辩证关系,争取上策,保留中策,避免下策,努力促成台湾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他指出,台湾同胞不能也不会缺席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务之急是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
《南洋问题研究》主编、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庄国土教授作题为《华侨华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兼论侨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他从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等方面说明了华侨华人群体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他认为,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贡献者,华侨华人群体的力量不可忽视,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群体的作用,将其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水海刚教授作题为《东南山区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山区实践路径》的报告。他指出,中国的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2%,从空间上来看,实现山区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他以东南山区为例,系统梳理了山区的主要特征、开发历史和发展优劣势,提出解决山区的发展问题、生态均衡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问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涵的观点。
《经济资料译丛》主编、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刘晔教授作题为《由物到人:现代财政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报告。他指出,现代财政制度只有实现从物本逻辑向人本逻辑的转化,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其本质是人本财政,具有民生化、法治化的特征,为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最大限度促进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服务。
主题发言结束后,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社科处处长、文科期刊中心主任高和荣教授对每位专家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和学术观点进行了逐一的详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各位专家从不同学科、不同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解读和学理阐释,指出这充分体现了厦门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高部长希望校内文科期刊能够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并进,强化品牌建设,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产出,助力中国特色、厦大风格、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厦门大学文科期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