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都市现代性的背景下,路灯被视为一种“后勤型媒介”。路灯重塑街道的时空秩序、引导人们对于都市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创造出各种现代性经验的方式,由此展示出现代都市的经验谱系。路灯的媒介性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某种建立关系和联结的功能或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转换”和“揭示”,也即重构人的感知结构并形塑新的经验对象的“生成性”。通过物阵和光焰的运作,路灯使街道从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物质技术构造,转换为一种亲历性的经验对象,即现象学意义上的“地方”,并成为都市生活世界的基本结构。街道作为地方,与人们的情感、行动、记忆、认同、根性及其他经验范畴相勾连,表达了本真的地方态度和丰富的感官经验,“路”与“灯”也被人的意向性组织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现代性的扩张加剧了街道的“无地方化”趋势,路灯也逐渐成为服务于理性主义和效率原则的技术工具,它连同被拓宽的道路和扩建的城区,引入了一种陌生的街道地理,破坏了人与人、人与地方的经验关系。透过路灯的分析,有助于重新发现那些日常生活实践中惯常化的、背景化的各种物与装置,理解其介入和影响人的生活世界的过程,并揭示现代性经验的两面性。
关键词
路灯;生成性;街道;地方(无地方);现代性